“網紅教授”鄭強跨省履新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滿4個月了,為何而來,來做什么,又會如何去做?
▲山西公共頻道《投資山西》獨家專訪
Q:
這兩個多月來,您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呢?生活方面還習慣嗎?
A:
習慣 習慣,我到這來一個半月沒有吃過米飯,我三餐都是吃面食,一個是面食,一個是山西的醋,我是特別喜歡。
01
來山西的契機
我來就是為了山西的高等教育。
凡是青年向往的地方,一定是有希望的地方。
就不用說教,一個地方好不好,你就問青年來不來,
那么青年來不來,為什么而來?你后面才知道,絕不是為了買房而來。
所以我來這,第一是習總書記兩個百年夢的偉大號召,實際上我們每個知識分子都是有責任的。
第二個就是山西省委,
山西人民渴望有好的高等教育。
這樣的期盼,也是我來的一個原因。
誰都想不到,太原的空氣,
太原的環境,太原的綠化,太原的人居如此之好。
所以宣傳山西,強哥才剛剛開始,
后面我天天都要講山西故事,講太原傳奇。
02
鄭強的到來能否帶動全省教育改革
真正完美的人生是內心,
教育的根本不是教育孩子掙大錢,過好日子。
他們有完美的人格,有健全的人格,
比他們考多少分數,取得什么學位都重要。
所以我現在到了這以后,
黨和國家人民給了我一定的權力,
所以我一定要用好這個權利。
比大學不是比誰論文多,也不是在比教授,實際上要比學生。
我說過太原理工永遠向北大、清華、復旦、
交大、浙大這樣優秀的學校學習。
但是我有信心,
我要讓我的孩子們在朝氣、自信方面,
讓其它學校向我們學習。
我們還要把我們的藝術搞好,
讓我們的歌聲嘹亮,讓我們的情感飽滿。
我們才能造就新時代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按照習總書記所要求的希望的接班人。
最近我正在跟校長和全體班子同志構建,
太原理工大學發展新藍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造全新的育人體系。
03
關注于中西部的教育發展
我真正要告訴大家,
我們中國的中西部要真正的發展,
沒有一流的高等教育(是不行的),
你的高中、小學、幼兒園辦得再好,
你人才留不住,人才留不住的地方,
說白了也吸引不了人才,
因為你自己的人都走了,你怎么能指望別人來呢?
所以大家去想一想,
現在回到山西的高校學子,都是山西籍的孩子,
也只有這種鄉土的鄉愁、情感,
讓他們覺得有一絲歉意。
覺得爸爸媽媽在這,應該來孝敬,
這塊土地、汾河的水養育了他們,
山西的小米兒滋養了他們。
所以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接受好的高等教育,是留住人才的最主要的辦法。
04
太原理工大學誠聘全球英才
最近我跟綜改區緊密地結合,
一個最新的舉措,
就是我們要把綜改區引進的企業,
有前端的,世界前沿的、引領的企業
全部能夠主動邀請進入太原理工。
他們的高端研發人員,
我們聘為太原理工的教授,
我們要把太原理工的博士和高端人才的整個后期實習的東西,
帶到綜改區那些平臺上,鍛煉見世面。
但是有一條,
太原理工是在山西土地上辦的大學,
我就要說了,它必須扎根山西的土地。
它姓山西姓太原,
山西人民就應該下大價錢把自己的學校辦好。
當然我們也要有責任感,
我就說一句話,我們不去跟別人比,
我們把山西服務好了,我就是中國最好的大學。
這是我的觀點,這也是我的文化自信。
05
在山西高質量轉型的關鍵領域和新技術上
如何取得更大的突破
太原理工,包括我跟校長,
我們都在深刻地
領會總書記講話的重要含義,
山西現在的發展最重要的是需要
企業、政府、社會、大學一體化,
只靠企業不行,只靠大學也不行。
面向山西傳統產業、轉型產業、新興產業。
比如說通用航空、大數據,最近我都在進行布局。
還有山西是一個文化大省,
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
所以我正在結合我們的化學材料,
在建立博物館文物修復方面的一些學科布局和人才培養。
我發現山西的大型國有企業,
他們都表現出極大的渴望,這是一個好兆頭。
尤其是傳統產業的企業,
知道了要轉型,要從科技當中去轉型,
要從科技當中尋求出路,
這是走到了一條轉型的正道,而且是陽光大道,一定能取得成果。
所以在這兒我也借這個平臺講一講,
應該號召全國的學者教授,
尤其是一些有拿到手上能夠見效的產業化的一些好的項目,
很好的選擇,就是選擇山西。
公開資料顯示,鄭強,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12年6月任貴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16年12月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在貴州大學任內,鄭強被網友稱為“最牛校長”、“網紅校長”,被評為“最受大學生喜愛的校長”。
△《開講啦》視頻 鄭強:你為什么上大學?
《你為什么讀大學?》(有刪改)
原貴州大學校長鄭強
回想三十年前的高考、求學時光,那時的艱苦最難忘。
本來
是問同學們的,為什么要讀大學?就很自然地想起自己,我是1978年考上大學,算起來已經有大概30年了。想起那時候為什么讀大學,就是從一種蒼白一下子到渴望讀書。我們那時的復習資料可不像現在,有這么厚的、印刷很精美的復習資料,而是同學們用手在鋼板上刻復習的提綱。我記得晚上印復習的考卷,印得最晚的時候,要到晚上三點。
高考那一天,為了怕遲到,早晨5點鐘就起床了,要步行10里趕到考場的地方。我記得那時候中午考完了以后,我們就坐在地上,所有的考生都吃一個干饅頭,饅頭里面就夾一點咸菜。
第一次離開家庭,18歲,我到今天為止都記得,沒有像現在有被套,當時所有的學生都要自己縫被子。我第一床被子縫了三小時五十分鐘,而且當中有無數次把自己的手指給扎破了。我覺得那個時候的艱苦是我最難忘的。
我有時候在想,今天的幸福,今天一切一切為你們準備好的東西,到底是對你們今后的成才、成長是利多,還是弊多。實際在大學期間,多經受一些磨難、困難,哪怕是上一次郵局,哪怕是自己去寄一次錢,都是對自己的一種歷練。
讀大學,重要的不在于讀哪一所名校,而是要去體會這所學校的歷史和文化。
讀大學
到底是為什么?這句話一個五十歲左右的教授講起來是容易的,但是對剛步入大學的青年來講,我認為過高的要求是不現實的。
舉個例子,現在經常有爸爸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子,談戀愛可以,但是不能選女孩只選漂亮的,只要心靈美就是了”。我經常在想,這個孩子應該回去看看你媽長成什么樣,你老爸在年輕的時候,不一樣在找漂亮的嗎。所以到了一定的年齡的時候,再過多去責備才步入大學生活的學生,甚至才有一點點人生履歷的同學,我認為既不恰當也不公道。
人生的目標,讀大學,不是一下就悟到的,是要有一個過程。大學絕對不是讓大家只學一門知識,如果要領會大學的學習,我認為最重要的不在于讀哪一所名校。我忠心地希望大家,在求學期間一定要多去體會這所學校的歷史和文化。
大學的文化是應該有歷史的積淀,而這樣的積淀才是最珍貴的精神財富。
我
在浙江大學執教了將近17年,如果說把看錢塘江大潮,看西湖的美景作為浙江大學的榮耀,那是分文不值的。浙江大學應該真正珍惜的是從竺可楨老校長帶領浙江大學的學生西遷幾千里,在遵義的湄潭辦學的那7年,樹立的“求是”校風。
所以我歷來主張,大學的文化是應該有歷史的積淀,而這樣的積淀才是送給孩子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北大、清華、北師大、復旦、交大……還有中國等等著名的大學,實際上都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因為愛,才付出,但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于愛,已經付出了,所以必須更愛。
實際上
問一個人為什么要讀大學,并不復雜。簡單來講,一定是在學的過程當中,去逐漸地體味你現在學的東西。甚至對專業的熱愛也是如此,凡是付出的東西都會愛的,凡是得到太容易的東西,愛都不能持久。
我在我的高分子領域,是怎么愛的呢?恰恰是被逼出來的愛。我們班上成績好的同學,當時都很時髦,一聽“physical、chemistry”,就是物理化學,在當時那個年代很神秘,班上成績好的同學都往那選,結果輪到我們年紀小的同學,或者當時在班上不是特別優秀的同學,根本選不到這個專業,我是被迫選了高分子的專業。
結果,就是這么一次逼迫,讓我慢慢愛上了高分子專業,而且是打心眼里愛。我在國外留學,為了拿博士學位,晚上做論文,一個星期基本上沒見過陽光,都是在地下室的儀器旁邊度過的。當我那天走出實驗室的時候,人都是晃的。
今天我有兩句話送給大家:是因為我愛,我才付出的,但是更重要的是,恰恰是由于愛,我已經付出了,所以我必須更愛。
簡單、純潔、自然,一定給你帶來學習的動力,生活的幸福感,面對未來的幸福憧憬和希望。
現在
同學們負擔很重,甚至覺得喘不過氣來了,你們受了一個錯誤的誤導,以為在將來就業時,那些要審查你們的人,是不是在看你們的履歷當中,寫的你讀的課程越多,就是越好。
我今天給大家一個忠告:在讀本科的時候,應該以精讀,夯實專業基礎和基本人文思想為最重要的目標,不要學得太滿太多,先要夯實基本。
這就如同武術,蹲馬步、舉杠鈴,拉引體向上,你能夠把自己這個身段,這個坯給塑造好,今后廣闊的前程就等著你。而過早地患得患失去考慮所謂今后要搞什么,有什么工作,什么工資,我認為都是一種短視,和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但是我們的孩子們,真正去了需要的地方了嗎?不是,是把自己挑剔的東西當成了第一位。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享受的工作不太容易找,艱苦的工作你們不太愿意做。所以同學們,整個大學期間,我希望你們簡單一些,也純潔一些,自然一些,用這樣一種心態去面對大學生活,我自己的經驗就是:一定給你帶來學習的動力,生活的幸福感,和面對未來的一種幸福的憧憬和希望。
懷揣理想和夢想,在大學讀書,你們一定會感知到幸福。
在
大學,我認為同學們應該豐富的,也是我最推崇的,是文體。什么是最好的心靈教育?藝術。什么是最好的精神的培養?體育。為了健康快樂地學習,你們要到球場上去,要到音樂廳去,多聽聽優美的音樂,多看看激情洋溢的賽場,青春的活力就會迸發。
我都在想,我多么渴望再以一個學生的身份再步入大學的校園,有些時候我作為一個長者,作為一個老師,在大學的校園,看到你們在那漫步,看到你們在那讀書,我實際上內心是充滿甜美的羨慕。
現在我經常出席一些大學的總裁結業典禮,為什么有這么多的所謂財富的擁有者,他們集中在大學的校園,來重新地學習,這就是他們經過了人生的洗禮,甚至有了財富以后,對自己整個價值的重新反省。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懷揣一點理想,懷揣一點夢想,在大學讀書,你們一定會感知幸福的青年時代。
來源:山西公共頻道、開講啦